1月22日,农历大年除夕,下午4时多我正休闲地在家看着电视。
刚7岁的女儿却不看电视,只是一个劲地皱着眉头,半咧着嘴吸着冷气。说她“牙疼”。一看,牙还未掉,但一颗小白牙从下面拱出来了。
一看表,已是下午4时30分了,估计口腔治疗室没人。看着孩子难受样子,我就先出去看看附近的牙科门诊是否正常营业,果不其然,民主西路附近的几家牙科门诊都关门大吉。
因为家离三爱堂医院比较近,我又匆匆赶去试试看。到门诊楼前一推门,是上了锁的,我有点失望。再仔细一看,旁边挂着绿色标志的“急诊通道”,一进去挂号窗口有几位护士正在值班。她们一问病情就告诉我,没问题,口腔科的大夫正在二楼值班。我赶紧给家里打电话,爱人带着孩子很快就到了医院急诊室。
挂号后,我们就上了二楼的口腔科。一敲门,一位面容挺秀气的女大夫给我们开了门,领着小孩坐在了一个口腔设备前。打开手术灯,看了看小孩的拱牙后,笑着说,这颗牙得拔掉,别害怕,挺快的,不会太疼。听到大夫的话后,女儿也松了口气,安心地躺到了牙科手术椅上。她左右一看,在手术椅上标着两个字“高秦”,就叫起来:“高秦?”
在旁边准备牙科手术设备的大夫回过头,笑着说:“这是我的名字,好听吗?我的籍贯是陕西,所以叫秦。”直呼了大夫的名字,女儿有点不好意思,腼腆地低下了头。高大夫说:“别怕,张开嘴,轻轻一拔就会掉的。”说着,她用一把不锈钢的小钳子夹住女儿的那颗牙,前后轻轻地晃了两下,牙就掉了,她用一团药棉堵住正冒血的牙床,说,你真勇敢。女儿听了高大夫的鼓励,不仅没哭还笑了。
几分钟,手术就结束了,大夫告诉女儿,今天不能刷牙,过几天以后用舌头轻轻地舔一舔新牙,这样牙就不会长歪了。
偌大的口腔科室内,一台台干干净净的设备,给人一种空荡荡的感觉。高大夫说,女儿已是今天第8位病人了。按常规,他们是只接受急诊的病人,像拔牙这类病例是属于普诊的。她淡淡地笑着说,但病人来了,咱能不看吗?病治好了,我们也觉得这班算是没有白值。
高大夫值班要到23日早上8时,也就是初一大早才结束。别人都一家人欢聚一堂,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而她一个人孤独地静候在偌大的口腔科室内,“失落感总会有的”,高大夫很随便地说,我们科里有4位大夫,大家都是轮流值班的,一年从头到尾都是这样的,每年春节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大家都习惯了。她从西安医科大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口腔治疗,也慢慢喜欢上了口腔科,后来上四医大研究生,所选的科目还是口腔。
其实不仅高秦大夫习惯了,连她11岁的女儿雪儿也习惯了妈妈过年值班的工作。一说起女儿,高大夫脸上露出笑容,她笑着说,她小时候我要值班时要提前给打“报告”,要不就哭闹一整天的;但现在雪儿已在畅家巷小学上5年级,已经懂事多了,知道妈妈是医生,医生就是要给人看病的,也习惯了。
过年的团圆饭只能在医院吃了,但高秦告诉记者,这也没关系,一会同事杨娟大夫给我送饭来,我就和她一起吃团圆饭了。
走出口腔科,天色已暗,爆竹声此起彼伏。但三爱堂医院急诊室前的灯依然亮着,门诊楼上“无假日医院”标语上的灯也亮着,楼上各科室的灯也亮着,不时仍见到匆忙赶来的病人,忙着挂号,接受治疗......
亚太口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