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口腔诊疗就医的频次也日益增加,不规范口腔诊疗执业行为所致的口腔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广大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反映口腔诊疗不规范执业的信息时有出现。为切实有效解决、化解、消除以上述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兰溪市卫计局对该市53家口腔诊疗单位(其中个体诊所16家、民营医院11家、市属医院和乡镇卫生院26家)进行口腔诊疗机构专项整治规范工作,并初步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通过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梳理问题、统一标准。重视口腔诊疗中的“热点”问题,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热点”问题的根源分析,列出问题清单;对照许可标准条件,调查口腔诊疗单位的实际能力和意向;形成统一的、可行的整治和许可标准,贯彻于整治、许可、校验和日常的监管指导活动中。
二是服务先行,规范引导。对53家口腔诊疗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整治标准的服务培训,规范引导口腔诊疗场所的候诊、诊疗室、器械清洗消毒储存、医疗废物管理、放射检查等各功能间的设置、诊疗设施的合理配置,执业行为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的明示等。强化整改期间的实地指导服务,及时掌握各单位的整改进度,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问题的整改,督促各诊疗单位符合整治和规范标准。
三是双环联动,自行落实。加强行政许可审批、卫生监督执法环节的协同机制,强化卫生监督执法中所发现问题整改成效信息与许可审批环节的共享,形成整治规范合力,提高口腔诊疗中违法违规的社会经济成本,促进口腔诊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提升各单位的规范整改的自主动力。
四是信息公示、多方监督。对所有口腔诊疗单位的依法执业及监督信息,实行公示制度。在诊疗场所明确公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人员资质注册信息、卫生监督问题整改信息及依法执业管理制度、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引导接受社会群众、就医患者参与监督,督促诊疗单位的自律管理。
五是违规严查、规范市场。对非法开展口腔诊疗行为的打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自专项整治行动启动以来,坚决取缔“黑口腔诊所6家,依法查处6起,及时消除非法窝点,极大挤压非法行医的生存空间,规范口腔诊疗市场,维护口腔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