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贺青华致辞。

柬埔寨王国卫生部部长曼·本亨致辞。

亚太牙科联盟主席梁世民致辞。

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大会组委会主席周诺致辞。

论坛开幕式现场。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黄日波会见与会嘉宾。
第五届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26日在广西南宁开幕。来自中国、东盟、欧美国家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官员、牙学会以及口腔医学院校的著名专家学者等近300人,深入探讨中国—东盟国家在口腔医学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方向、内容和重点,积极探索与推动中国—东盟国家之间医学领域合作。
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医疗卫生领域举办的第一个论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列入中国区域卫生合作项目,是15个部长级论坛之一。该论坛是中国在口腔医学领域举办的国际性顶级论坛,始办于2008年,每两年举办一届。
本届论坛作为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分论坛之一,也是今年首届举办的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的分论坛。论坛围绕中国—东盟口腔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中国—东盟区域口腔医学教育的标准化(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三个重要主题开展。此外,论坛特别针对东盟区域口腔医学教育模式与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深入探讨,积极探索口腔专业及技术发展的前沿和方向。
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贺青华出席论坛称,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口腔卫生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政策,坚持突出重点、面向基层、综合防治的策略措施。在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卫生计生部门广泛深入地开展口腔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高全民口腔健康水平,中央财政自2008年以来,支持各地开展儿童窝沟封闭和局部涂氟预防龋齿、低保老人免费镶牙等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健康效益和社会效益。
贺青华说,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搭建起中国与东盟国家医疗卫生交流的良好平台,拓展了双边在口腔卫生领域的合作交流,取得务实成果。中方愿意加强与东盟国家口腔卫生策略与技术合作交流,把握机遇,共谋发展,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地区口腔卫生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老挝卫生部副部长普同·孟巴在论坛上表示,目前,老挝口腔保健覆盖率在平民阶层和少数民族地区还不高,传统治疗手段对于牙齿的威胁仍旧存在。此外,老挝牙医数量不足,现有牙医团队技术仍需提升,现代科技的引进和使用力度还需加大。“老挝需通过多方合作,尤其是与中国—东盟国家共同开展口腔医学调查,同时引进现代牙科技术,开展更优质的口腔临床实践。老挝希望与中国及东盟国家建立对话伙伴关系,积极推进老挝口腔医学的发展。”他说。
“口腔健康,尤其是龋齿和牙周疾病,是柬埔寨和东盟区域存在的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柬埔寨卫生部部长曼·本亨在论坛上称,在东盟的一些国家,口腔疾病最糟糕的情况是,平均每名6岁的学龄儿童就患有9个龋洞,其中3颗牙齿还患有牙髓病。他说,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健康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来解决。他希望中国与东盟双方能够加强合作,通过跨学科和跨部门的方式促进双方民众的口腔健康,共同应对当前问题。
亚太牙科联盟主席梁世民在论坛上致辞称,在当今快节奏的世界里,毫无疑问,口腔医学也需要重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和民间来往,以此促进口腔医学知识传播以及口腔医学的发展,从而使人类口腔健康达到最佳状态。亚太牙科联盟将继续秉持务实、开明的态度,在加强区域联系和增进友谊方面尽职尽责。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以及口腔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新的挑战不断出现,我们有必要为年轻一代的口腔医生提供全面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力。”梁世民同时表示,在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上,青年口腔医学生的演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鼓励年轻一代的口腔医师更加积极地参与论坛助力拓宽视野。
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大会组委会主席周诺介绍,与往届论坛相比,本届论坛首次在中国举办“中国—东盟区域口腔医学教育的标准化”的国际研讨会,探讨如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符合双方实际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与教育评价体系。此外,重点打造的“优秀青年学生论坛”规格亦有所提升,不仅邀请到中国及东盟国家牙学院的优秀学子,同时邀请到包括常春藤院校在内的世界知名牙科院校的优秀学生参与,通过青年之间的交流,在学术探讨、互通有无的同时,更是积极向世界各国展示、传播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第五届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于10月26日至27日举行。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华口腔医学会与东盟各国牙医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和广西医科大学协办,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