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
日期:2013/4/21 19:20:06 阅读量:3614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专访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

作者:  文章来源:世界牙科论坛

DTI:请您回顾一下2011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工作,并展望一下2012年的学会工作。

    王兴会长:2011年的形势还是不错的。我们在年初时曾有顾虑,担心全球经济危机,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会对我们造成大的干扰或影响。但现在看,2011年还算平稳,整个中国的经济都在增长。从口腔来看,2011年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事件:一个是我们中华口腔医学会五年一次的全国会员大会完成了理事会的换届改选。第三届理事会5年的工作从2006年9月26号到2011年的9月26号,我们完成了五年的使命,顺利完成了学会的换届。第四届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会正式成立。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事,但同时我们也开始推出学会的学术年会这样一个品牌。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在南京正式推出了这样的品牌,以后每年要举办一次学术年会。当然这个学术年会也将与我们的展会以及继续教育等各种各样的专题学术会议相结合,共同举办。近年来我国口腔医学的学术会议很多,每年各个层次的口腔医学学术会议,例如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个专业委员会、各省口腔医学会、各个大学,还有专业委员会下面的学组,还有一些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和个别单位都在召开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以及举办各种继续教育学习班。坦率地说,我们的规模、质量、学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口号,即我们的学术会议要减少数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创造精品。按这样的思路去发展,慢慢逐渐形成我们一些品牌,让同行都知道,都愿意参加,都觉得参加了会有收获。

    我们对五年的工作做了一个系统总结,这五年最重要的我们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学会建设。真正将学会建成一个一级学会的样子。从组织架构、软硬件设施方面,像个一级学会,这个基本达到。这里有三个标志:一个就是学会工作班子以及咱们现在看到的学会办公用房,这是学会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必须得有。其二是中华口腔医学会所属二级分会、专委会的建设。原来只有14个,现在有24个,最近预计还要成立1-2个。总的来说基本完成,但不能说全部完成。规划中的一到两个分会由于专业队伍比较弱小,例如我们设想的社区口腔医疗分会,现在从事社区口腔医疗的团队力量还是太弱,所以还待时机成熟一点。还有口腔解剖生理专委会,这个也应该是有的,但现在搞这个专业的人较少,就几个院校有,所以等条件进一步成熟以后,再考虑成立,但专委会的建设基本完成了。这个完成不光是有了专委会的机构名称,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规范管理建立了规章。我们连续展开了三次专委会主任委员会工作会议,使我们专委会的管理逐渐走向规范,其中包括定期的换届改选、专委会的委员组成以及专委会自己举办的学术会议。第三就是我们地方学会的建设。大家都知道,我们原来只有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立了口腔医学会,一些全国性的工作推动如果没有地方学会这个平台就会很困难,所以我们全国一个省一个省做。现在我们26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口腔医学会,我们尽可能在这一届理事会让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包括新疆自治区建设兵团都有口腔医学会。

    第二件大事就是咱们的学术会议。学会存在的目的就是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进步发展。否则,学会存在没有价值。因此第三届理事会在这方面下了一定功夫:一个是2006年的深圳FDI大会,这个会议的规模是空前的,在FDI的反响不错。后来我们在2010年又召开了首届全球华人口腔医学大会,规模在口腔界也是空前的,这些会议的召开提高了人气,加深了社会大众对口腔医学的了解,包括各级政府领导对口腔医学的认知、重视和支持,这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目的。第二是实实在在地讲,这些学术会议使我们这只队伍的学术水平通过交流有所提高。因为我们国家的情况和任何国家比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的口腔医生队伍中有一半左右没有经历过正规的大学本科教育。因此存在先天不足,加上我们国家地域差距之大,东南沿海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国际接轨的速度很快,但到基层去,到偏远的地方去,差距非常大,所以这支队的整体素质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我们要下大功夫。当然我们能做的是通过各种学术会议、继续教育项目来普及推广各种各样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并结合展会达到该目的。

    第三件大事是我们已经在七个省开展的项目,即口腔健康促进口腔医学发展西部行。这个项目的启动有两个目的:第一是鉴于我们国家的现实,东西部的差距确实太大。作为一个全国性口腔学会,我们必须关注那些需要帮助扶持的地区;第二个目的是我希望在中国口腔医学界倡导一种风气。那就是每一个中国口腔人不仅要关注自己眼前的本单位的发展和效益,而是要有一个全局的观念,要有一种做公益慈善这样的理念。因此当时该项目就于2007年启动了,一直到去年做了7个省。当然我们也通过各种各样的子项目,实实在在地做这件事。光援助这七个省市的牙椅就有370多台。虽然从七个省看来可能数量还是很少,但毕竟是我们一个善意的表达。另外还免费帮他们培养医生,因为现在这些地区派医生到知名院校进修很难。一个是派不起,二是条件常常不合格,经常被卡掉。因此我们让各个院校主动承担西部地区人才的培养。另外我们还组织专家团队到西部免费办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办了几十期,都根据各省的要求。我们也争取商家赞助,所以当地医生非常欢迎。除此之外,我们还发动厂家商家和我们自己的会员单位捐赠一些设备。开始是淘汰的二手设备,后来发现维修起来很困难,有的型号已经过期,已经不再生产。现在都捐赠新的设备,而且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如果长久持续地做下去,大家就会不只关注自己,还会关注全国,不光是我们自己发展,还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起发展。

    但我们也发现很多不足:第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学术会议。我们需要下大功夫逐渐去培养一些精品学术会议。第二个不足是我们的国际交往,原来我们这块的人才很短缺,再加上我们的经费受到很多限制,很多重要的国际活动我们不可能派人去参加,甚至是参与他们的工作。现在情况有所改善,这也将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最主要有两大国际组织:FDI和IADR。另外就是进一步加强我们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创造一个共赢的合作关系,形成大家一块付出,一块收获的合作局面。凡是对我们学会有过支持和帮助的,不管是一次性的还是长期的,不管多与少,我们都心存一份感谢。还有我们口腔医学界缺了一个东西就是中华口腔医学科技奖。中华医学会有这个奖项,但是我们口腔医学的份额太少,我们口腔的医疗资源占到整个医学资源的十二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但是我们在这些项目的评审中总是二十分之一、三十分之一占不到,所以大家有些想法,我们也在努力争取得到科技部的批准,有关的经费,每年起码两百万,我们也正在筹备。如果被批准设立的话,需要组织专家团队定期评审我们口腔医学届的研究成果。给优秀的口腔医学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另外我们学会所属的口腔医学杂志也是一个短项,办好杂志需要一定的团队,咱们的人力物力各方面条件还不够,所以我们将现有的几本杂志尽可能做得好一点。

    关于2012年的主要工作,如果没有大的变故,我想中国口腔医学还是处于非常快速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几个热门的专业,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例如口腔种植专业,每年消耗的种植体几乎以100%的速度在增长。国际大的知名种植体品牌基本上到进入中国市场。但到目前为止,值得大家信赖的、质量过硬的国产品牌还太少,这也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这样会造成一些国际品牌的垄断,对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不利。起码在以后的一些竞争中,服务、价格都会有些制约,对老百姓不利。2012年我们将继续打造学术年会这个品牌。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对会员服务的工作。如果能够将口腔医学科技奖申请落实,这将是一件很大的事。还要进一步加强我们与这两大国际组织实实在在的合作。2012年FDI将在香港举办,我们将花很大的力气组团去参加。还有亚太的FDI大会,由中华牙医学会在台北主办,我们也将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支持单位,组织医生去参会。在巴西伊瓜苏将有IADR的大会,今年将有一个“China Night”,我们将做一些准备,逐渐显示我们在这些国际组织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当然我们也鼓励我们的二级专委会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成为这些重要国际学术组织的正式成员。咱们现在有正畸、修复和儿科,其它方面还比较少。

        DTI:请问中国目前最新的数据显示的口腔从业医生人数是多少?

王兴会长:前年我们搞过一个卫生人才规划,2020人才规划,那时候卫生部提供过一些数据,从建立执业医师注册制度以来注册的口腔医师、口腔助理医师的数量大概18万多人,加上前年和去年两年通过的新的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口腔执业医师和口腔助理执业医师的4万人,共22万人。但这里面有一个大的问题,一是因为助理医师两年或三年以后可以考执业医师,又进入执业医师这个队伍,统计数据可能有重叠;二是从建立执业医师注册制度十几、二十几年来,一大批老医师现在已经退出工作岗位,或者因为生老病死自然减员。估计22万人里面有20%的自然减员,所以我们估计目前总的口腔医师人数大概是17万到18万人。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队伍的结构。口腔执业医师多于口腔助理执业医师才是正常的,但很多年情况都相反。希望以后我国口腔医师的队伍越来越大,但有很多因素,包括现在的口腔医学教育问题。每年通过考试的口腔医师(包括口腔执业医师和口腔助理执业医师)人数将近2万人。

        DTI:请问您对资本进入口腔行业的看法:

    王兴会长:我不太赞成。口腔医疗行业的发展绝不能完全靠资本的推动,最重要的因素要以老百姓的需求为基础;二要有真正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医师队伍,没有这两个条件那就是空中楼阁。不合格的医生根本无法将这个事情发展好,即使是一哄而起,可能最后的结局也不会好。因此我认为不要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模式去发展。很多病人相信医院是靠医生的口碑传开来的,靠广告吸引不了多少人来。有的病人一传十、十传百,亲戚朋友之间相互介绍,所以最终关键的问题取决于医师队伍,要有高水平的医师。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名堂搞得再好也无济于事,房子装潢的再漂亮,招牌做得再大也没用。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根据咱们老百姓现在的需求,根据咱们医师结构现在的基本情况,我主张:一个是把我们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发展得越来越好,不去追求规模的过大,但要真正有较高水平的医师。现在国家很重视社区医疗。在城镇社区医疗中心,在基层乡镇包括县,应该要有实实在在的口腔医生做口腔预防,或者是一些常见疾病的诊疗,让基层的老百姓能实实在在、方便的得到口腔医疗服务,这是我们国家存在的大问题。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不把牙病当回事,加上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的限制。口腔疾病患者就医的比例很低。如果能把口腔医疗服务纳入社区医疗服务,部分口腔疾病的诊疗能被医保覆盖,情况就会好得多。我主张口腔医疗服务一定要进社区,只有这样,大部分老百姓才能得到口腔医疗服务,哪怕能指导老百姓正确刷牙,定期做个简单的检查和牙齿洁治,这都是为大多数老百姓服务。

        DTI:在比较成熟的国家,口腔医疗机构一般都是小规模,我们国家现在鼓励大的医疗机构发展,您认为口腔适合哪种规模?

    王兴会长:从方便老百姓就医的角度看,要让大部分老百姓能够受到口腔医疗保健服务,最好应该是规模小、贴近基层并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的操作模式。但现在大家的目标好像不是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而是以这个平台作为一个创造经济效益的手段。当然也需要资本介入,如开办诊所没钱是不行的,因此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但我觉得口腔应该以较小规模的诊所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DTI: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