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少年16岁未长牙 全身没毛孔无法流汗
日期:2012/11/16 10:39:53 阅读量:1748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2012-11-15 16:35:45 

  广东惠州一少年至今16岁仍未长牙齿, 16年来, 因为没有牙齿, 他吃过最美味的食物就是鸡蛋。更让少年困扰的是, 他的皮肤几乎没有毛孔, 从不流汗。夏天他必须往自己身上淋水来降温。少年名叫陈宣任, 出生在广东惠州市, 现就读于家附近的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 尽管上天对他不公, 他仍苦中作乐, 坚强地生活。

  食物入口靠舌头碾碎10日, 宣任放学回家看到记者, 不自在地找了张椅子坐下, 随后打开电视,俯身调到了动画频道。他1米75的身高,却瘦骨如柴。长期的营养不良使得他双目深陷, 眼眶泛黄, 厚厚的嘴唇和微凸的下巴, 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他背对着记者, 即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 也不望记者一眼。

  宣任的母亲刘姐说, 一家人十几年来都陪着宣任吃烂饭。因为没有牙齿,宣任只能靠舌头和嘴唇的蠕动来碾碎食物,吃一餐饭要花上1个小时。他吃得最多的食物是鸡蛋和豆腐,每一碗烂饭,需要2杯水送口。

  刘姐告诉记者,宣任小的时候经常受欺负,别人把他当怪人看,叫他无牙仔、光头仔,还经常捏他的手。他不开心,就会回骂几句,最后打起架来,别人不了解,经常投诉他。上初中之后,宣任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特殊,变得内向起来,平时极少出门。

  但其实宣任很懂事。刘姐说,他很爱干净,出门一定装扮整洁,即使生病请假,也要打电话问作业。妈妈说起买排骨煲粥,宣任还开玩笑说,排骨贵,在我身上割一块去煲。没有牙齿,导致小陈咬字稍微不清。他话不多,总是轻描淡写地回答:随便啊! 随便就是赞同的意思。

  小陈宣任说,他喜欢看《海贼王》,喜欢读《三国演义》,喜欢打篮球, 也喜欢玩“魔兽”。他说,他有一个好朋友,已经读高三了,有时他们会聊学习,有时聊游戏。当 记者问他是不是经常感到难过,他沉默了片刻,摸摸头上稀疏的毛发说“没有”。

  谈起初中毕业去参加同学会的经历,宣任显得特别开心,那是他去过的最远的地方,然而从家去那里只是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

  源于遗传性发育不良刘姐说,她愧对儿子,她给不了儿子一口牙。刚读小学时,刘姐带小陈到医院拍片检查,发现他的牙床过低,无法戴稳假牙套。专家介绍,先天性全口无牙是遗传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综合征的一种表现,由于母亲怀孕时胚胎的外胚叶发育不良,导致了骨头、牙齿、毛发和皮肤等生长异常,在牙齿上就表现为没有牙胚。小学毕业了, 刘姐再次带小陈宣任到医院检查,医生告知,植四颗牙的费用是5万元,即使免除治疗费,也需3万元。刘姐对记者说:

  我能给他粗茶淡饭, 但给不了他一口牙齿。

  刘姐说自己三十多岁才怀上小陈,预产期过了仍未分娩,到医院照B超时,医生建议她多等几天。十天之后,发现羊水严重不足,生下的孩子也异于常人。

  宣任是5月份出生的, 当时天气开始变热,他一穿上衣服就啼哭不止,连奶水都不喝。宣任稍大些的时候,刘姐发现,他的身上没有体毛长出, 无论天气多热,他从不流汗。身上一发烫,刘姐就抱着他去看医生,经常擦拭酒精来散热,打针吃药更成了家常便饭。刘姐笑着提高了音量:

  他几岁的时候就自己用脸盆装水,穿着衣服就坐进去,说好舒服。

  后来医生取下小陈腹部右侧的一块皮进行皮下组织化验, 检查出他没有汗腺。而之前长期靠淋水、泡水来降温,使小陈的身体变得虚弱单薄, 经常犯头晕、视线模糊。

  只愿给孩子植上四颗牙小陈的父亲原本生活在广东英德的扶贫区,后来经选拔,被分配到惠州一家工厂工作,工厂倒闭后,他因还未转正而失去生活保障, 转行开摩的以养家糊口。

  一家人在风雨飘摇的居民楼住了多年,3年前他们搬进亚婆田小区的廉租房。

  丈夫摆起水果摊生意,刘姐在家照看孩子,但生活过得艰难,两个孩子的学费都是由每月的低保补助积蓄而来的。为了申请低保,刘姐写过多份报告,但居委会以他们夫妻尚年轻力壮为由拒绝,又建议刘姐到房产局申请, 房产局给出的答复是,无类似案件记录。所幸,几经波折之后, 一家人每月能领到几百元补助金,减轻生活负担。

  在帮小陈申请残疾证时,也经历了一番波折。刘姐拿出残疾证给记者看,絮絮地念到:“别人都不相信有这样的孩子,还说八十岁的老奶奶没牙也能生活。可我的孩子是明天的太阳,怎么能和老奶奶比呢……”

  刘姐说, 报纸登过小陈的事情之后,流言不断。有人非议他家卖水果有钱,怎么还跟别人乞讨几万元。刘姐解释道: “如果我有钱,就不必寻求别人的帮助了。”

  尽管有市残联和城区残联的帮助,任宣上中学的1.5万元择校费至今仍无力交齐。如今刚升上高中, 刘姐希望小陈能作为一个普通人和新同学相处, 但3万元的医疗费让她束手无策。小陈一家的愿望不算大, 只是希望帮他植上四颗牙齿, 帮助吃饭和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