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28日11: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投資1.3億元為兒童防齲
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有數據顯示,我國5歲兒童的乳牙齲齒(虫牙)患病率為66%,在世界上處於較高水平﹔12歲兒童的恆牙齲齒患病率也達到29%﹔成人和老年人齲齒患病率分別為88.1%和98.4%,而這些人的牙周健康率隻有14%左右。衛生部疾控局口腔衛生處處長王維真對此表示,我國人群患齲率較高,口腔健康形勢不容樂觀。
據王維真介紹,2008年至2012年,中央財政共投入1.3億元,在醫改重大公共衛生項目中設立專項資金,為中西部22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項目。
該項目截至今年6月底,已為226.7萬名兒童免費開展口腔健康檢查,並為其中的136.8萬名適宜兒童免費窩溝封閉了477.9萬顆第一恆磨牙。截至目前,首批39個國家級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中,有27個已開展兒童窩溝封閉工作。
口腔疾病可影響全身健康
口腔健康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人體健康十大標准之一,是反映人體健康和生命質量的一面鏡子。目前,我國居民口腔疾病發病率依然很高,群眾口腔防治知識缺乏。有關專家表示,口腔疾病與全身疾病可相互影響,常見的牙周病會誘發或加重全身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早產、老年痴呆等。全身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某些血液病等,也會在口腔有所表現。王維真說,隨著經濟發展,人均糖攝入量增加,如不有效控制,我國居民口腔疾病的發病率還將繼續上升。
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每百名成年人中,約有88人患齲齒。口腔疾病已成為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而齲齒和牙周疾病又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
口腔疾病和全身疾病一樣,應以預防為主。北大口腔醫學院牙周科主任欒慶先強調,牙周疾病是造成牙齒鬆動或牙齒缺失的主要原因,而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預防牙周病的有效手段就是要清除牙石,而洗牙不但是一種文明行為,更是一種健康行為。
我國口腔醫師數量不足
目前,中國口腔衛生服務能力和口腔醫生的數量不足,每1.1萬人僅有一個口腔醫師,遠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標准。
據介紹,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5000個人要配有一個口腔醫師。而中國口腔醫師和執業醫師的數量,目前在發展中國家中也屬於落后地區。調查顯示,相對於西部地區,比較富裕的我國東部地區,總體情況也未能達到世衛組織的標准。
為此,衛生部近年來一直結合醫改,著力提高我國口腔綜合醫療能力,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兒童口腔服務項目和中央財政向中西部傾斜等。同時,也支持各地開展口腔醫學的繼續教育服務,包括口腔醫生的培訓。
中華口腔醫學會副會長俞光岩教授強調,該學會的口腔醫學網站上,有許多關於口腔健康知識的相關信息和資料,可供民眾瀏覽。關於口腔醫學人才的培養,近年來,口腔醫學院的畢業生正在大幅度增加,全國每年新增口腔執業醫師人數在1.5萬至2萬人左右。
如何保持口腔健康
對於如何保持口腔健康,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專家建議,飯后應漱口,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另外,還應定期檢查,很多疾病早期並無症狀,個人很難發覺,早發現也有利於對病情控制。此外,還要注重平衡飲食,以防對口腔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專家強調,正常咀嚼運動可促進唾液分泌,這是因為正常人通過唾液的分泌和舌部運動等其他方式可以維持口腔健康。經常咀嚼口腔糖即可促進唾液的分泌。同時咀嚼運動還是一種生理性刺激,對口腔及牙齒健康都會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唾液對牙齒有良好的沖刷效果,對口腔干燥也會有很好的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