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4个全国“爱牙日”,主题为“健康口腔,幸福家庭”。据我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85%以上中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一旦患上牙周病,将有可能出现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症状。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患有这种疾病怎么办?出现问题之前又该如何预防?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市相关口腔科医学专家。
什么人容易患牙周病
据宁大附属医院口腔科专家苏勤医师说,人在青春期、更年期,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内分泌水平会产生较大改变。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会促使牙周病菌数目大量增加,加重原本存在的牙周问题,牙龈发炎的比例因而大增。
该院有关专家还告诉记者,睡觉时将嘴张开呼吸的人,口腔较为干燥,会使细菌更容易附着于牙齿;牙齿排列不整齐的人,某些牙齿承受的咬合力较大,久而久之也容易伤害牙周组织;补牙的填充物不良或戴的假牙(又称义齿)不合适,也会对牙龈造成负担,成为牙周炎恶化的原因;糖尿病、内分泌异常、肝功能障碍、维生素C缺乏症等疾病,也都可能诱发牙周病或加速牙周病的恶化。
如何预防牙周病
牙周健康标准为牙龈不出血,颜色为粉红色,牙龈边缘外形薄而紧贴牙面,牙龈乳头充满了牙间隙,质地坚韧。牙齿完全萌出后龈沟探诊深度不超过3毫米。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要预防牙周疾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最为重要。早晚刷牙、餐后漱口,使用牙线或牙间刷清洁邻面。刷牙是控制牙菌斑的主要方法,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要面面俱到,重点清除牙龈边缘和牙缝处的牙面。每次至少刷牙2分钟。
还要定期口腔检查和洁治(洗牙)。洗牙是清除牙石最有效的方法。提倡每年1次到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洗牙,预防牙周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