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在得知新生命来临时,心情总是忐忑不安,除了承受身体上明显的变化之外,还要调适因为怀孕不适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影响,如果这时又有牙痛、牙龈出血等症状,就更是“雪上加霜”了。今年9月20日是第24个全国爱牙日,本版特邀济南市口腔医院专家为准妈妈支招,介绍有关孕期口腔保健的知识,让准妈妈远离口腔疾病的烦恼!
怀孕前应做好口腔保健
济南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 薛兰德
今年爱牙日的活动主题是:“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副主题是:“关爱自己,保护牙周”。怀孕前做好牙周保健非常重要。
牙周健康的标准:牙龈不出血,颜色为粉红色,牙龈边缘外形菲薄而紧贴牙面,牙龈乳头充满了牙间隙,质地坚韧。牙齿完全萌出后龈沟探诊深度不超过3mm。
牙周疾病可诱发孕妇早产,易患牙龈炎、妊娠牙龈瘤。通过刷牙有效地清除牙菌斑、定期口腔检查和洁治(洗牙)、早期治疗牙龈炎是预防牙周病的有效方法。
一般来说,孕妇用药受到限制,一旦出现炎症,几乎无药可用。孕妇口腔卫生不良,比一般人更易患牙龈炎!妊娠期内分泌的改变以及孕妇喜食酸甜食物,都会加重口腔炎症。妇女在怀孕的时候,由于妊娠期内分泌的改变,导致血液中的黄体酮含量增加,激素平衡失调,牙龈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扩张、弯曲、弹性减弱,血管渗透性增加,容易造成口腔局部牙龈组织肿胀、脆软,医学上称之为妊娠期牙龈炎。牙龈增生肥大严重者,可导致妊娠牙龈瘤产生。刷牙时,即使动作很轻,也容易引起出血。另外,由于内分泌的改变,以及牙龈对细菌产物 菌斑的反应发生改变,这也加重了局部的炎症反应,不过,上述变化虽然与妊娠有直接关系,但多发生于口腔卫生不良或牙齿排列不整齐的孕妇,妊娠只不过加重了口腔局部的炎症反应,如果没有局部刺激物,妊娠并不会引起牙龈发生炎症改变。
因此,孕妇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科学膳食,坚持早晚刷牙,牙刷毛可以软一些,避免伤及牙龈;每次进餐后或吃水果后都要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细菌在口腔内繁殖;妊娠期口腔预防工作的重点应是注意口腔卫生,控制牙菌斑,去除牙石。治疗牙龈炎并不复杂,严重者需分几次,先洗牙,再做龈下刮治,分2~4次进行。妊娠性牙龈瘤:临床上有的孕妇会患妊娠性牙龈瘤,表现为牙龈乳头呈球状增生,严重时甚至能把整个牙齿都覆盖住,有出血现象,还会妨碍进食或发生感染,影响胎儿的健康。临床上一般出现满口牙都被覆盖住的情形比较少,多是一个或多个牙齿被覆盖,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分娩后有的可自行消退。如果牙龈瘤较大,范围很广,可能要做手术切除,但手术时机不好选择。
为了预防妊娠期牙龈炎、妊娠性牙龈瘤的发生,建议准妈妈怀孕前做一次口腔健康检查,请口腔医生做口腔卫生指导。
准妈妈别忽视牙齿保健
济南市口腔医院修复科 成炜
俗话说“生个娃娃掉颗牙”,怀孕对于妇女的牙齿是有很大影响的,怀孕期间由于生活规律及内分泌改变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如何做好孕妇口腔的全面保健,对于孕妇及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妊娠期牙龈炎
由于妊娠时性激素水平发生改变,黄体酮水平增高,导致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增强,因而孕妇若不注意口腔卫生,极易患妊娠期牙龈炎。据研究报道,妊娠期牙龈炎患病率高达77.48%,而在孕前就患有牙龈炎或牙周炎的女性,怀孕后炎症会更加严重,牙龈会出现增生、肿胀、出血等症状,严重时牙龈还会增生至肿瘤状,称为“妊娠期牙龈瘤”,极容易出血,严重妨碍进食。另外,患者牙周袋中细菌毒性增加,对牙周骨组织的破坏也加重,往往引起多颗牙齿的松动、脱落,如果是中、重度的牙周炎,孕妇生出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因此,孕妇在怀孕以前应该进行牙龈炎和牙周炎的详细检查和治疗,并注意调整自身的内分泌平衡,辛辣、酒等食物尽量少吃。每天做好口腔卫生保健,起床、睡前用含氟化物牙膏刷牙,经常用牙线彻底清除牙垢。
妊娠期龋病
由于妊娠和妊娠性呕吐的影响,口腔内唾液PH值稍有下降,易引起牙面酸蚀;准妈妈喜食甜食,饮食的摄取次数和数量均有增加;妊娠期孕妇体力下降,活动减少,日常生活不规律,容易放松口腔卫生,所以孕前本来没有龋病的妇女在妊娠期可患龋病,孕前已有龋病者在孕后龋病可加重或龋齿数增多。
因此要消灭龋病,平时的口腔卫生马虎不得,怀孕前后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呕吐和进食后漱口。妊娠期龋齿,可在怀孕4-6个月前往专业口腔医院接受治疗,这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小宝宝都是有极有好处的。
智齿冠周炎
口腔中最后一个磨牙(第三磨牙),由于受颌骨和其他牙齿的阻碍,不能完全萌出,造成部分牙体被牙龈所覆盖,在牙冠与龈瓣之间形成盲袋(龈袋),容易积留食物残渣,导致细菌滋生、繁殖而直接引起急、慢性症,就是通常说的“智齿冠周炎”。而准妈妈由于各种原因口腔卫生变差,发病率更高,轻者牙龈肿痛,重者面部肿胀、张口受限或发烧,不仅影响生活,也使准妈妈产生焦虑情绪,不利于胎儿的生长。研究表明,孕期冠周炎的妇女的早产率是正常孕妇的3~7倍,分娩低体重儿也较正常者高15%~30%。因为治疗冠周炎的消炎药可能潜在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在计划怀孕前建议及早去专业口腔医院治疗,在孕前将口腔中阻生智齿拔除。
你知道中药防龋吗?
济南市口腔医院口腔外科 李大鲁
龋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从龋齿发生的四联因素(宿主、微生物、饮食和时间)看,只要破坏了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就能预防龋齿的发生,长期使用广谱抗菌剂和化学合成药,在清除口腔致病菌的同时,也会破坏口腔生态平衡,而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则相对安全有效。目前用于龋病防治的中药主要有以下几种:1、厚朴:有温中、下气、燥湿、消痰的功能,主治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毒性小,对主要致龋菌口腔变链菌有抑制能力。2、五倍子:别名文蛤、木附子,主治肺虚久咳、久泻、盗汗、消渴、便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五倍子有良好的抑制致龋菌毒的作用。3、茶多酚:是茶中的主要成分,特别是从绿茶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具有广谱而强效的抗菌作用及用药浓度低等优点。绿茶多酚与氟化钠进行了对比,绿茶多酚强于氟化钠,目前,茶多酚已被广泛用于牙膏中。4.蜂胶:由工蜂在筑巢酿蜜过程中的黏性分泌物与植物中的树胶、树脂和蜂蜡等物质混合而成,对链球菌、枯草杆菌有抑制能力,且有抗炎的作用。
孕期口腔保健要点
济南市口腔医院儿童齿科中心 邵林琴 韩慧
孕期的口腔保健是妊娠期保健的一个关键环节,妊娠期的口腔保健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健康,还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和发育。
妊娠初期(1~3月):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对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这个时期,乳牙牙胚正处于形成阶段。妊娠1~2个月时,应摄取优质蛋白、足够的钙、钙、磷、铁和维生素C等,否则会影响乳牙今后的抗龋力。另外还应避免风疹之类的病毒感染及任何的不良刺激,包括服用安眠药、镇静剂等药品、以及看牙时的疼痛惊吓、拍摄X线牙片等,这些刺激不仅可能会影响牙胚的发育,还有可能造成唇裂或腭裂等畸形的发生。所以,妊娠初期不宜进行口腔疾病治疗。
妊娠中期(4~6月):这个时期,大部分乳牙正处于矿化过程中,因而钙、磷无机物和与钙代谢有关的维生素A、维生素D的摄取必须保证。孕妇平时可做些户外活动,多晒些太阳。若一定要治疗牙齿,此时期较适当且相对安全,适合做一些局部性、暂时性的洁治、刮治、冲洗、外用上药。
妊娠后期(7~9月):包括围生期(自孕期28周至出生后一周)在内,胎儿的乳牙形成,也有部分恒牙胚形成,一些药物可给胎儿造成影响。孕妇除继续保持营养摄入外,还要坚持口腔卫生习惯。此时孕妇不适合长时间的牙科治疗。此外,经常叩齿,也是孕期健齿的小妙招。
总之,孕期口腔保健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孕妇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改变观念和行为;减少妊娠期间龋病和牙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准妈妈口腔内致龋菌的数量。做好这个工作,不仅对母亲,而且对孩子的口腔健康,甚至全身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